百书楼 > 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 > 第59章 被置之不理的大粮山

第59章 被置之不理的大粮山


安逸用短戈将赵军的盾牌勾脱手。

  紧接着,安逸用自己的盾牌,狠狠地撞向对方。

  对面赵军也是反应迅速,在盾牌被勾脱手以后,先是一个闪身避开了长枪的一击刺击,紧接着,用其手上的剑,劈向安逸。

  只是,这记劈砍被安逸的盾牌挡住了。

  同时,安逸在把盾牌撞过去以后,整个人都压了上去。

  依靠自己一百多斤的重量,安逸直接将赵军压倒。

  而和安逸配合作战的那名秦军长枪手,也是反应迅速,被赵军避开一击攻击以后,立刻将长枪收回,在看到安逸将赵军撞倒以后。

  其立刻再次刺出一记攻击。

  这记攻击,正中赵军的右肩。

  这记攻击虽然没有杀死赵军,却让其右手的武器脱手了。

  安逸看准机会,立马站起身来,举起短戈,凿向赵军的心口位置。

  “噗!”

  哪怕这名赵国禁卫军穿着铁甲,内里还有一层皮甲,在安逸这记凿击下,也被破开了两层甲胄。

  短戈的前锋,刺入对方的心脏。

  安逸的这记重击,让这名赵国禁卫军彻底死亡。

  安逸拔出短戈,猛的一甩,将上面的鲜血甩掉。

  安逸发现,相比于剑这种武器,他还是更喜欢使用短戈这种武器。

  或许是因为,剑在破甲能力上,没有短戈出色。

  剑像要拥有出色的破甲能力,便需要以刺为主,而安逸习惯于挥砍。

  所以,短戈这种武器,反而更受安逸喜欢。

  安逸回头看了看和赵军配合的秦军长枪手,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接着,安逸便再次挥舞短戈冲了上去。

  “将军,平原君,我军再次攻关失败了。”

  廉颇和平原君赵胜看着,正在撤退的赵军,脸色非常不好。

  十二万多赵军,从早上开始,轮番发动进攻,但是,不要说攻下故关或者是百里石长城,赵军连靠近故关和百里石长城都办不到。

  廉颇实在是没有想到,秦国的援军来得如此之快。

  连廉颇也不得不感慨,他们赵国的王,和秦国的王,差太多了。

  秦国的王,早就来到了长平附近,这才秦国可以比赵国更快一步集结援军  抵达战场。

  而赵国,一步慢,步步慢。

  廉颇看了看天色,知道,今天是不能再发动进攻了。

  于是,廉颇只能下令停止攻关,安营扎寨。

  赵国援军无法突破故关和百里石长城一线。

  而赵括同样无法突破秦军位于小东仓河河谷一线的封锁。

  就这样,赵国援军被秦军挡在了百里石长城东面。

  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又好好几万赵军抵达了长平一带,而赵国援军在廉颇的带领下,不断对秦军占据的故关和百里石长城一线发动进攻。

  可结果却是,全部失败了。

  占据地理优势的秦军  利用原有的百里石长城和新修建的防御工事,死死的挡住了廉颇指挥的赵军援军。

  而赵括这赵国援军救援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冲击秦军封锁线,可是,赵括的每一次进攻,除了在秦军阵地前,遗留下成百上千具尸体以外,对于秦军造成的损失可谓是微乎其微。

  赵军被围第二十五天。

  赵括停止了对秦军的进攻。

  不是赵括不想继续打下去了,而是,赵军已经无力继续打下去了。

  尽管在之前,赵括便通过削减赵军的口粮,来减少粮食消耗。

  本来,赵括是打算里应外合,和赵国援军一起,击败秦军的。

  可是,赵括没有想到,秦国河内郡和河东郡的援军来得如此之快。

  让赵括里应外合的想法彻底破灭。

  而在经过二十五天时间以后,赵军韩王山的粮食已经严重不足了。

  在赵国援军抵达以后,赵括连续多日对秦军发起进攻。

  但是,都失败了。

  赵括的连续进攻,不但让赵军损失惨重,还消耗了韩王山上本就不多的粮食储备。

  毕竟,想要让赵军拥有足够的战斗力,那么,至少也要让赵军士兵吃饱啊!

  而赵军吃饱的代价便是,韩王山本就不多的粮食储备,进一步下降了。

  如今,韩王山剩下的粮食,已经不足以继续支撑所有赵国军队了。

  赵括无奈,只能从剩余赵军当中,选择出了五万最精锐的赵军。

  这五万精锐赵军,会继续维持一天三分之二标准的口粮。

  而剩余赵军的每日口粮将再次下调。

  而白起在确定赵国援军无力突破故关和百里石长城一线,并且韩王山赵军再次损失惨重以后,也终于对赵军发动了进攻。

  白起进攻的目标,依然不是大粮山,而是韩王山。

  对于大粮山的态度,白起是,只要大粮山的赵军不下山,白起是不会理会赵军的。

  对于如今的秦国来说,首要任务是彻底困死韩王山的赵国军队。

  秦军虽然获得了援军,可是,白起依然没有对大粮山进行包围。

  因为,大粮山的面积,比韩王山更大。

  此时,秦国在长平战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五万,加上河内郡和河东郡的壮年女子,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十万。

  别看秦军人数比赵军多了很多,可是,实际上,秦国的兵力还是不够。

  想要包围韩王山,秦国需要在韩王山东面,维持住百里石长城长平关到故关的绝对控制权。

  西面,秦国需要保证在西山岭和丹河以西的控制权。

  而南面,则是小东仓河河谷一线。

  秦军对于韩王山的包围,总体呈现出一个三角形。

  可是,在小东仓河河谷南面,是赵军占据的大粮山。

  百里石长城以东,是赵国集结的十几万援军。

  可以说,赵军三处的总兵力数量,其实并不比秦国差多少。

  如果还要包围大粮山,秦军的兵力根本不够。

  所以,白起把秦军主力,集中于韩王山周边,用来彻底封死赵军主力。

  而对于大粮山,白起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

  白起清楚,大粮山虽然是赵军粮草,辎重囤积之地,可是,决定长平战场最后结果的,却是韩王山上面的赵军,那是赵军的精锐部队。

  只要韩王山的赵军被秦军消灭,那么,大粮山的赵军,便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而且,大粮山的赵军,对于秦军威胁有限。

  白起在大粮山下,布置了数万兵力,专门用来应对大粮山赵军。

  这几万兵力,便足够应对大粮山上面的赵军了。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51986/1111107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