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四十二章 儿子还小

第四十二章 儿子还小


马婆子急急忙忙跑回棚子里,翻出自己的首饰盒。

“娘?怎么了?”

马老大捧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很舒适的喝茶看书。

马家的生活很奢侈,喝茶都是买的稍贵的茶叶。

马婆子肉痛的取出翡翠镯子,想了想,又拿出一对珍珠耳环。

马婆子不说话,马老大奇怪的上前,“娘,你做什么呢?你要换新的镯子带吗?”

马婆子一跺脚,“哎呀,可吓死老娘了。”

“这是给赵家那个丫头的赔礼!”

“老娘的首饰!便宜她了!”

马老大更奇怪了,“娘,你拿这么好的东西?”

娘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马婆子现在腿肚子还打颤,“我的儿啊!县令大老爷来了啊!”

“你是没看到,大老爷对赵家那个老头子多客气!”

“我那儿还敢糊弄啊?”

信息量太大,马老大一时没听明白。

“县令大老爷?”

“啊?娘你在说什么呢?”

马婆子又狠狠心从里面挑了个金钗子,刚拿起,犹豫片刻,又不忍心的放下。

“儿啊,娘没空和你多说,大老爷还在村长家坐着呢。”

这次马老大听明白了,县令老爷来了。

这是个见县令的大好机会!

马老大立马放下书,“娘,我和你一起去。”

“行行行。”

马婆子连连点头,有大儿子在,多少能安心些。

见马婆子把金钗放下,马老大劝道:“娘,金钗带上吧。”

“咱家不缺这点东西,大不了儿子再给你买。”

“县令大

人在,不能丢了脸面。”

哪还有什么脸面,马婆子叹口气,现在马家可以说丢尽了老脸。

想是这样想,马婆子一向最听大儿子的话,又把金钗拿了起来。

兜里还有些银子,怕不够,又翻出一些。

揣上东西,马婆子带着大儿子往村长家赶,生怕县令大老爷等急了。

刚喝完一碗茶,马婆子就带着马老大一起回来了。

马婆子偷偷的朝县令大人看一眼。

脸色还好,并没有不耐烦。

马婆子这才松口气。

“村长,东西我都带来了,给您瞧瞧。”

马婆子谄媚的把帕子包着的东西展开,捧着给村长看。

村长打眼一瞧,一对玉镯子,一对珍珠耳环,一根金钗。

村子里也只有马家拿得出这些东。

村长没见过什么富贵东西,只觉得这几样首饰是极好的,他还未曾见过这样好看的首饰。

看着就金贵。

村长的大儿媳站的近,伸着脖子瞧上几眼。

乖乖,真好看!

马家是真有钱,难怪老出来炫耀。

能拿出这么多,村长是觉得诚意够了,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

“恩,你拿去给赵家瞧一瞧。”

赵婆子心中一喜,看来村长这关是过了。

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坐在县令大人旁边,马婆子怕得腿肚子打颤。

心里叫骂这两个老不死的,哪儿来的老脸做县令老爷旁边,也不怕折寿早死。

“呵呵……大……大老爷,您瞧瞧。”

陈景之扫一眼,一般的品相,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只是农家人,居然能拿出这种品相的首饰?

陈景之不由得多看了马婆子几眼。

“大,大老爷?”

马婆子怕的声音都在打颤。

陈景之没管她,转头笑着问赵老爷子,“师傅觉得如何?”

马家什么情况,赵老爷子是有些了解的,这些东西应该是马婆子的宝贝了。

“够了,够了,老婆子,你觉得呢?”

赵老太也点点头,本就就不稀罕她那点东西。

“行,就这样吧。”

赵家人点头同意,马婆子用帕子把首饰重新包好,一把放到赵老太怀里。

“我交到你手上了,赔礼就算给了。”

赵老太轻啧一声,切,谁稀罕。

马老大在外整理好头发衣服,听着里面的动静,娘应该把东西都给了,这才施施然的进来。

“见过县令大人。”

冷不丁进来一个人,陈景之顺着声音看过去,刺绣锦衣,穿得还挺好。

“这位是?”

马老大礼数很足,“回县令大人的话,小生马秋生,也是梨花村人,四年前考上了秀才。”

“哦,是马家的。”

陈景之态度冷淡下来,“免礼。”

马老大察觉到县令大人语气的冷淡,没有退缩,起身抬头,看到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坐在县令大人的身边。

“赵叔,怎可与县令大人平起平坐,成何体统。”

赵老太翻了个白眼,“路过的泔水车你是不是也得尝尝咸淡?”

这是说自己多管闲事,马老大被堵得没话说,又不甘心在县令老爷面前

丢脸。

“有辱斯文!”

赵老太又翻了个白眼,“酸酸唧唧的,翻来覆去就这几句,我都听腻了,全村就你最斯文。”

马老大和他娘一样,见天的显摆,不过不是显摆银子,就显摆那点学识。

半桶水叮当响。

马老大脸色通红,“你……你……”

“当着县令大人的面,你竟敢如此羞辱人,你,你。”

陈景之皱了皱眉,大丈夫,怎么一点心胸都没有。

马婆子最会看脸色,一察觉到县令大人的不耐,就立马拉住大儿子,把他挡在后面。

“大老爷见谅,我儿年纪还小,不懂规矩。”

“还小?”陈景之是真觉得荒唐。

马老大看着比我年纪都大,还小呢?

马婆子讪讪的笑,担心儿子再得罪县令,赶紧掏钱。

还差赵家一半的盖房子钱,可赵家还没盖房子,这一半具体也不知道是多少。

马婆子现在顾不了这么多,早给钱早了事。

花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马婆子又拿出一个小荷包,数也没数,递给村长。

“村长,这是赔给赵家的盖房钱。”

沉甸甸的,村长估摸了下,得有十多两银子了。

盖房子哪儿需要这么多钱。

“这……”

会不会太多了?

算了,如今赵家和县令关系这样亲近,是万万不能怠慢了。

村长直接把荷包递给赵老爷子。

“赵老弟,你看这些成不成?”

手里的重量超出了赵老爷子的想象。

啥?咋这么重?

赵老爷子打开荷包,仔细

数了数,整整十八两。

“太多了太多了。”

赵老爷子从里面拿出六两银子,私心想亏待了小孙女,又从里面拿出了四两,一共十两。

多拿的四两给小孙女盖一间又大又宽敞的房间,专门留着小孙女。

“我拿十两就行了,剩下的拿回去吧。”

十两?赵老太看一眼赵老爷子。

老头子心软,还以为顶多拿五两银子呢。

能拿回来些,马婆子当然高兴,不推脱,连忙接过荷包。

“东西都给清了,那,我们能走了吗?”

马婆子期期艾艾的看向陈景之,生怕大老爷不高兴。

村长也看向县令老爷,事情算是解决了吧?

偷孩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陈景之已经了解清楚了,是马家的二儿媳去偷的。

“偷孩子的人呢?怎么不亲自来赔礼道歉。”

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马婆子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总不能说是被我打得下不来床吧?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109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