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六十九章 提前约定好

第六十九章 提前约定好


上了牛车,周清欢依依不舍的对赵苗苗挥挥手。

“苗苗姑娘,下次见。”

赵苗苗羞红了脸,也很舍不得,也微微的对周清欢挥了挥手。

“别看了别看了,都走远了。”

牛车刚动起来,赵老三就挡在赵苗苗的身前。

赵苗苗无语:三哥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才刚走,怎么就走远了?

三兄弟默契地站成一排,挡住赵苗苗的视线。

“走吧,进去了。”

进了屋,赵老三直奔自己的小闺女儿。

“爹的小心肝,你长得慢一些。”

之前赵绵绵嫁出去以后,赵老三就得觉得空落落的,总觉得缺了人。

现在看这个趋势,苗苗也有了心意的男人了,赵老三更不舍了。

在等几年,苗苗嫁出去,家里人就又少了一个。

随时说嫁出去还是自己的妹妹,但是就不能这样天天看到了。

从小看到大的小姑娘,怎么这么快就要嫁人了。

一想到以后鹿鸣长大了,也会嫁给哪个臭小子,赵老三就心痛万分。

“咱们鹿鸣不嫁人好不好,爹爹养你一辈子。”

鹿鸣莫名其妙的,但是爹爹这样说还挺高兴的。

“啊哇!”

“嘿,闺女答应了!”

李月白看着犯傻的自家男人。

“鹿鸣还小呢!怎么都想到嫁人的事情了?”

赵老三认真的给媳妇儿解释,“要未雨绸缪嘛,咱们要先跟鹿鸣约定好。”

赵老二路过,哈哈嘲笑着弟弟犯傻。

“老三,鹿鸣现在这么小,你怎么跟她约定

好哈哈哈哈。”

“鹿鸣现在都听不懂你的话,不要欺负鹿鸣啊。”

“我这个做二伯的的可不答应。”

赵老三幽幽的看向赵老二。

“当初嫁绵绵的时候,就你闹得最凶。”

“现在苗苗也快到年纪了,你也舍不得吧。”

“你再想想以后,鹿鸣和亦茶长大了要嫁出去。”

赵老二的笑容一下子止住了,赵老二没有女儿,只有三个儿子,可羡慕大哥和三弟有贴心的小女儿了。

不过亦茶和鹿鸣都很亲他,他早就把两个姑娘当自己的女儿了。

一想到以后还有两个姑娘要出嫁的事情,赵老二的心都抽抽的疼。

立马和赵老三统一战线。

“对对对,现在就得说好。”

“干脆就别嫁出去了,咱家又不是养不起两个小姑娘。”

赵老大想得更透彻,小姑娘不嫁人会被别人说闲话的。

他可不想以后自己的闺女和侄女儿被其他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干脆招赘吧。”

“诶,只是个好主意。”

“招赘确实是好办法,咱们是不是得提前准备?”

“那肯定得提前准备,要我说呀,得从小看人品。”

三个大男人突然就一本正经的开始讨论起招婿的事情了。

李秀秀听得很无语,“俩孩子才这么点儿大呢。”

贺苏桐朝外面望了一眼,下午跑出去玩儿了几个孩子还没回来。

“随他们去吧,后面苗苗出嫁,他们又要闹好几天呢。”

李月白被鹿鸣偷偷喂了好多灵泉水,

身子已经完全恢复好了。

就连以前生南舟落下的毛病都好全了。

李月白还纳闷呢,但是贺苏桐和李秀秀都说自己生孩子落下的毛病突然好了。

天气转凉,几个孩子天天出去跑,回来一身汗也没有生过病。

就连身体最弱的赵长瑞,自那次发烧之后,再也没有不舒服。。

赵老爷子和赵老太的身子骨也好好了不少,睡得着,吃得香,每天精神焕发,看起来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赵家三兄弟更不必说,本来就正值壮年,最近看着更健壮了,干活越来越利索。

在好几次李月白强调自己身体没问题后,才被准许帮忙做点小家务。

婆婆和两个嫂子都心疼李月白月子期间遭了罪,又是淋雨,又是上山,都不肯让她家务做多了。

瞧见李月白在收桌上的茶碗,李秀秀赶紧抢过活儿。

“三弟妹,你去歇着,我来。”

李月白无奈的被抢了手里的碗,“二嫂,总得让我做点事儿呀。”

李秀秀挥挥手,“这里的活用不着你做。”

“你去坐着,陪陪两个孩子。”

时间差不多了,要准备做饭了,赵家几个孩子还没回来,贺苏桐有些担心。

“二弟妹,我先出去找找孩子们,回来帮你做饭。”

赵苗苗已经主动去摘菜了,“大嫂,你去吧,我会帮忙做饭的。”

赵苗苗懂事了不少,贺苏桐欣慰的摸摸赵苗苗的头。

“我找到他们就回来。”

赵老太笑呵呵的站在门口

,“我和你一起去。”

“他们几个皮猴子跑得远,我们分开找。”

“呵呵,那我也去吧。”

赵老爷子背着手往门口走。

三人一起出了棚子,赵老爷子左右看看。

“一起走吧,免得我们分开了以后消息不通。”

“另外的人没找到一直找。”

赵老太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那咱们一起吧。”

“老大家的,周家怎么样?”

赵老太这次见到周清欢,非常满意,等在问问赵苗苗,就去答应下这门亲事。

贺苏桐:“我的闺中密友嫁给了周二郎,现在过得很幸福。”

“根据她说的,还要我在木棉村了解到的周家。”

“先说人,周家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在村子里名声都好,凡事都讲理。”

“村长也是周家人,这些年替村子做了很多事,就和咱们花村长一样,从不仗着自己是村长就欺负人。”

“周家是木棉村最有钱的人家,田地请了人打理,嫁过去的媳妇是不用下地干活的,就操持些家务。”

“周家没分家,周老爷子就两个儿子,大房两个儿子,二房也就是周清欢那一房,上头只有一个哥哥。”

周老太疑惑的问,“周清欢不是周家五郎吗?这样算起来牵头才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贺苏桐:“周家没分家,子孙排顺序就是两房一起排的顺序。”

“之前大房在周清欢之前还有个小儿子,可惜还没一岁就得病夭折了。”

“这样算下来,周清欢正好

是第五个。”

这样接受赵老太就明白了。

“这样说,周家人口还挺简单。”

贺苏桐笑着说,“是呀,现在周大朗和周二郎都娶妻生子了,各有一个儿子。”

“我好友还说呢,全家都盼着生个女儿,周家好几代了,都只有儿子。”

赵老爷子深有体会,赵家也是还几代只有儿子,到了他这,才有一个女儿。

现在还有了两个小孙女。

赵老爷子略显得意,“那当然还是姑娘好。”

“我有两个大姑娘,还有两个小孙女。”

赵老太撇一眼赵老爷子,想起当初她生下赵绵绵的时候,赵老爷子高兴得一晚上没睡。

现在最疼的还是茶丫头和鹿丫头。

赵老爷子对周家的说亲面上看着挺赞同,周清欢刚走就悄悄跟赵老太说要多攒攒嫁妆。

定亲可以,嫁过去怎么也得等苗苗十五及笄之后。

村里女子嫁人嫁得早,大部分是刚及笄不满十六就嫁人。

按照赵老爷子的话说,十七岁以后才好呢。

姑娘才在家养多少年,怎么快就嫁出去了。

贺苏桐想到自己的女儿,还有小侄女,这要是从小看大的姑娘,长大要嫁人,多舍不得啊。

“你们看,那边是不是孩子们?”

三人聊着天,走到了棚子聚集地的外围,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赵老太一说,贺苏桐顺着赵老太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还真是。”

赵家原先建房子的地上,上面的大一点的断木、泥墙被清理干净,就剩

下碎瓦和一些沙石。

几个小小的人影撅着屁股围成一个圈。

还有一个到处看,在望风呢。

“奶奶、爷爷、大婶!”

四处张望的赵长安也看见了他们,朝他们使劲挥挥手。

贺苏桐感觉过去,看见赵长安一身的灰。

轻戳赵长安的额头,“小泥猴子,你们做什么去了?”

赵长安嘿嘿一笑,警惕的朝周围看一圈,没看到其他人。

“快来,我们挖到东西了!”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106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