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下雪的日常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下雪的日常


下了初雪,就得准备过年了。

山里雪大,一旦下了雪就封了路,好在赵家早早就把过年的东西买好了。

新的灶房够大,一大家子人也坐得下。

雪下了几天,前几天还不太厚,勉强能过路。

赶在大雪封路的前一天,陈景之和吴漾带着年货到了赵家。

赵老太格外高兴。

“这下真就热热闹闹,全家都到齐了!”

“今年就好好过了年!”

吴漾拿着大剪刀,跟着赵绵绵学剪纸。

“哎呀,这一刀剪错了,不能全部剪掉的。”

吴漾啊的一声,为时已晚,手里的纸又费了。

“好复杂呀。”

赵长福手里也拿着一张剪纸,大声嘲笑。

“漾哥,不行就别剪了,把剪刀让出来吧。”

“你都剪坏了三张纸了。”

吴漾挑挑眉,“你还好意思说我呢,你剪得还没我好呢。”

“你看看你手里的那张,都剪成什么样子了。”

赵长安显摆自己手里完整的剪纸。

“看看我的,剪得多好,真不明白这么简单的剪纸,你们怎么还没学会。”

吴漾和赵长福对视一眼,暂时休战,把矛头对准了赵长安。

“长安,你再来一张。”

“你就是挑了一个最简单的花纹,我剪我也行,你有本事挑一个难一点的。”

“来来来,你来剪我这个。”

赵长安嘚瑟的把手里的剪纸放一边,“来就来!”

三个人就和剪纸杠上了,赵绵绵在一旁听着好笑。

“你们呀,剪慢些,剪得太快了就容易剪

坏。”

赵亦茶和赵南舟在听赵老大讲书,他们年纪还小,认识的字不多,每次看书都有些费劲。

但是听赵老大讲出来就容易多了,不明白的地方还能当场问。

赵老三和陈景之在聊天,他俩意外的合得来,陈景之也会有意无意的提起官场上的事情。

赵老三的见解和陈景之不谋而合,而且很敏锐,陈景之稍稍提起的一个细节都能注意到。

陈景之有些感慨,“我爹要是见了你,肯定很喜欢你。”

陈景之今年不打算回家过年,反正过不过年家里都是一个样。

爹对自己始终不满意,但是赵老三他应该很喜欢。

赵老三学识够,而且和爹一样,有断案的直觉。

“我爹惜才,要是知道你,肯定要收你为徒。”

陈景之和赵老三聊起京城的案件,赵老三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

这份天赋和能力,他爹肯定迫不及待的培养他。

赵老三笑笑,只当陈景之开玩笑呢。

“我就是直觉比较准而已。”

赵老二在跟赵老爷子学做木工。

“爹,你说我做个木头的灯笼怎么样,做得薄一点,蜡烛的光也照得出来。”

赵老爷子看傻子一样的看赵老二,“那得吧木头削得多薄,费这么大劲做个灯笼。”

赵老二觉得有理,“难怪那么多样式的灯笼,没有人用木头做的。”

“木头灯笼难做,可以做成镂空的,应该好卖。”

赵老爷子点头,“这倒是,我在县上看到过店

里买的灯笼,就是木头镂空,雕刻了好看的花纹。”

“卖得可贵了,是其他纸灯笼的三倍价钱。”

赵老二摆弄着着手里的木板,“商机呀!爹,我也做一个试一试。”

“说不准能卖银子呢。”

虽说士农工商,不少读书人家是不想孩子经商的。

但是赵老爷子觉得无所谓,不是每个儿子都适合走仕途,赵老二一直对经商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做爹的总不能拦着儿子,再说了,凭本事挣银子,不丢人。

“那你可以试一试,还剩好些木头。”

“我还记得那个雕花的样式,等会给你画出来,你看着参考参考。”

赵老二已经在挑选合适的木头的,“行,爹,我做出来就挂咱们院门,显摆显摆。”

李秀秀手工不好,手里拿着针线皱着眉,“三弟妹,你看我这朵花,是不是又歪了?”

李月白停下手里的活儿去看,“是有些歪,没事,在旁边添一朵小的,绣成花团就合适了。”

赵苗苗把棉絮塞进帽子里,把留的小孔缝上。

终于做好了一个帽子,赵苗苗兴奋的拿给李月白看,“三嫂,你看看这个帽子。”

一顶小帽子,做赵长瑞的。

李月白接过帽子,左右看了看,夸奖道:“苗苗做得很好了。”

“小帽子大小也合适,上面的花纹也绣得好。”

赵苗苗得了夸奖,开心的整理剩下的线,准备做点其他东西。

贺苏桐打趣的说,“苗苗自从定了亲呀,绣

花的手艺都好了。”

“现在帕子上修的鸳鸯呀,活灵活现的,我看着都快赶上三弟妹了。”

赵苗苗脸一下子就红了,“大嫂!”

李秀秀绣了半天,不得要领,听见贺苏桐的打趣,立马放下手里的针线加入话题。

“哎呀,不止帕子上的鸳鸯呢,每次周家五郎来信,苗苗就开心一天呢。”

“就是难为了你三个哥哥,每次给你递信都臭着一张脸。”

“你二哥还跟我说,真想把偷偷把信给丢了呢,但是看你高兴又不忍心,难受得哟。”

李月白也笑着说,“别说收到信,每次还有小礼物了。”

“前天的送来的信,还附带了礼物,还用锦盒装着呢,苗苗还不给我们看呢。”

赵苗苗脸色通红,“三嫂,连你也打趣我。”

听着嫂嫂们的打趣,赵苗苗又羞又甜蜜。

周五郎的来信很密集,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都写在信里。

少年的感情直白又热烈,字里行间都是喜欢和念想。

每次看着周五郎的信,赵苗苗都像亲身参与了周五郎的生活。

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赵苗苗的心里也渐渐被少年填满。

孙博宗和孙博耀两兄弟照例黏着鹿鸣。

赵长瑞困得厉害,偏偏他也喜欢粘着鹿鸣,只要是白天就得看着鹿鸣才行,不然就会哭闹。

但是现在鹿鸣身边有了两个小话痨。

两个小孩子有说不完的话,围着鹿鸣你一句我一句,都没有停下来的时间。

“妹妹喜欢下雪

吗?”

“我以前不喜欢下雪,但是我现在喜欢啦。”

“我也是,我也是,之前下雪一点都不好玩,只能待在屋子里。”

“现在下雪了,大家都在一个屋子里,又暖和,还有好吃的。”

“还能看到妹妹。”

“二舅妈做的饼子好香香,但是今天是烤土豆。”

“烤土豆也好吃,我也爱吃烤土豆。”

鹿鸣还挺喜欢这种絮叨的,上辈子孤独惯了,就喜欢热闹。

而且在福利院,孩子多,鹿鸣也习惯了和孩子们相处。

听着孙博宗和孙博耀的小奶音,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且还是她的家人,这种热闹更是喜欢的。

就是苦了赵长瑞,早就困得不行,耳边还一直吵吵闹闹的,又舍不得走开,只能打着瞌睡还睡不着。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10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