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偏心

第一百四十一章 偏心


赵老太又去看看了豆腐,不甚在意马家的事情。

“马婆子偏心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儿是块宝,小儿子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真是偏心到没边了。”

赵长安越听越好奇,“说啥了?到底咋回事呀?”

孙子好奇,赵老太这才把说起这件事。

“马婆子为了自己大儿子的声誉,让村长召集起村里人,做了澄清。”

“说孩子是马老二的,不是马老大的。”

“那姑娘找的是马老二。”

“这会要休了马老二的媳妇,娶那个姑娘,孩子就是马老二的孩子。”

“啊?”赵长安都要听傻了。

“这不是掩耳盗铃嘛!”

“那姐姐是拿着信物,指名道姓说的马大叔。”

“而且马二叔的媳妇,是他求了马婆婆好几才娶的吧,听说可喜欢那个马二婶了。”

赵老太哼一声,“可不就是掩耳盗铃。”

“还非要大家伙都去听听。”

“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谁不知道孩子就是马老大的,现在安在马老二头上。”

“当初马二媳妇偷我们家鹿鸣,马婆子就说要休了她,也是马老二求了又求,这次建房子,全是马老二出的银子。”

“这才哄好了马婆子。”

“马家没了后代,现在马婆子想留下那姑娘肚子里的孩子。”

“现在为了老大的名声,把黑锅都扣老二头上,不仅要娶坏了大哥孩子的姑娘,还有认下这个儿子。”

“自己的孩子,也舍得这样作践。”

赵长

福也听得震惊,“马二叔同意了?”

赵老太叹口气,“同不同意的就已经这样跟大伙说了。”

“今天马老二没来,听说昨晚连夜回了县上。”

“当真是可怜。”

“马婆子还是没看清,谁才是能给自己养老的儿子,谁才是真正的孝顺。”

“这件事看来是真伤了马老二的心了。”

赵老太不喜欢马婆子和马老大,但是对马老二是没有意见的。

真真是个孝顺孩子,也是马家唯一明事理的,之前还在梨花村的时候。

马婆子不讲理得罪人,就是马老二提着礼上门道歉,村里人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也没为难马婆子。

自从马老二去了县上,马家和村里人的关系越来越差。

马老二对马老太也是真顺着,要银子给银子,要礼物买礼物。

唯一一次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娶马二媳妇这件事。

赵老太又是一声叹息,可惜了,马老二是个好孩子。

赵亦茶问道:“那三个姐姐呢?今天也来了吗?”

赵老太摇头,“姑娘家家脸皮薄,而且这件事,明摆着也是侮辱人家姑娘嘛。”

“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找来马家。”

赵亦茶又问,“怀孕的姐姐有了去处,那另外两个呢?回家吗?”

赵老太就有些为难了,马婆子说的是太荒唐,一时间没人考虑到另外两个姑娘。

两个黄花大闺女,在马家住了几天,要是马老二取了怀孕的姑娘还好说,就是住在妹夫着,陪着妹妹

生产。

只要不搞清楚前因后果,这件事也说得过去。

可是现在马家这破事,两个姑娘但凡出门,就得被村里的长舌妇的口水淹死。

而且就算现在留下来,等妹妹生了孩子,难道还住着不走吗?

马婆子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

“这,奶奶也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两个姑娘还没嫁人,是要回家的。”

赵绵绵听着揪心,“唉,小姑娘,不要轻易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语。”

赵老太赞同,转头对着几个小子,“你们几个也要记住,不要去随便招惹人家姑娘,更不能没娶就搞大了人家肚子。”

几个小子忙不地的点头。

“奶奶,我们可不是那样的人。”

“我们做不出这么丢人的事情。”

教育完几个小子,赵老太又摸摸赵亦茶的头。

“茶丫头也要记得,切不可作出这种不知羞的事情。”

“男人的甜言蜜语也好,送金子送银子也好,都不能答应荒唐的要求。”

“遇到哄骗的,直接告诉你娘还有婶子们,不要稀里糊涂的上了当。”

赵亦茶郑重的点头。

赵老太又看想赵苗苗。

“苗苗也得注意,虽然我看着周家五郎人品不错,是个好孩子。”

“但是还是得有个心眼,警醒着些。”

赵苗苗也乖巧的应下,“娘,我知晓的。”

“爹!娘!我们回来了。”

院子里传来赵老三的喊声。

“三伯他们回来了!”

赵老三一行人是去木棉村买牛的。

这会回来了,孩

子们立马跑出去迎接。

“我看看牛!”

“我也要去!”

赵老大没在,去村长家还牛车了。

赵老三赶着一个新的牛车回来,贺苏桐到了家,从牛车上提着一个篮子下来。

赵老太惊喜道:“哟,说买牛呢,拉的板车也买好了!”

“这样更方便了。”

赵老三欢欢喜喜的,“牛都买了,你看卖牛的那家还买板车就想一起买了。”

“也是运气好,这一趟格外的顺利。”

“我们去买牛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这头牛,有看中了一套板车,谈价钱的时候遇到大嫂的二哥。”

“他看到我们买牛,就说家里有一套多的板车,是大嫂的大哥和爹一起做的。”

“让我们别买了,直接拿家里的。”

一套板车做起来也要费些功夫,所有卖得也不便宜。

赵老太斜眼看过去,“那你们就拿回来了?”

“万一这是人家拿去卖的或者自己用的,那咱们家来了,他家怎么办?”

赵老三嘿嘿一笑,“所有我说这一趟巧了。”

“贺老爷子是在教贺家大哥做的,一个教一个学,就做两个。”

“贺老爷子让我们拿他做的那个,我们没好意思,就拿了贺大哥做的那个。”

“虽然贺大哥第一次做,模样有些粗糙,总归是能用的。”

“我们就当捡了个漏。”

贺苏桐也笑眯眯的,“娘,我大哥做的这个,卖也卖不出去,家里还用的,正好便宜了我们。”

这样说赵老太就放心了,

“也不能白拿人家东西呀,买要花不少银子呢。”

“改明儿拿些东西过去,绵绵和秀秀做的吃食也可以多带过去些。”

赵老太围着板车看了几圈,“别说,还挺好的,看着也结实。”

赵老三也很满意,“那当然,相当结实,自家做的用料扎实。”

“我一路赶回来,坐着挺稳,没有村长家的牛车晃得厉害。”

“板车比一般的板车大,正好我们买的牛也大。”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099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