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夏季的山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夏季的山


赵家什么都不缺,许三娘去端了绿豆汤来,一直在想能不能回点什么礼。

正想着,赵长福就想起走之前奶奶交代的话,“许姨,奶奶说,你要是有空的话,能不能去我家一趟,奶奶有事找你帮忙。”

“不着急,你啥时候有空了过去一趟就行。”

许三娘当即就说,“那我明天过去一趟。”

“今天你们刚回来,肯定还有很多要忙的事情  。”

赵家难得开口需要帮忙,许三娘自然不敢怠慢。

绿豆汤端上来,鹿鸣捧起一碗下肚,感觉全身都舒畅了。

这里的绿豆汤竟然和平常的绿豆汤不一样,汤底是清亮的,碗底有一层绿豆甚至还有一小坨糯米。

“这是苏州那边的绿豆汤做法。”

“里面是薄荷水?”

许三娘笑道:“鹿鸣知道苏式绿豆汤?”

“确实是薄荷水,喝起来更凉快更解暑。”

“嗯?这是苏州的做法?”其他孩子只觉得这种绿豆汤味道不一样,不过有绿豆,都能叫绿豆汤吧,毕竟它确实解暑。

何玉到苏州住过一段时间,吃过那边的绿豆汤,许三娘做得很正宗。

“许姨是苏州人?”

许三娘点点头,“我是在苏州长大的。”

眼前的小娘子也是苏州人士的长相,说话温温柔柔的,带有苏州那边独有的温和感。

“小娘子也是苏州人?”

何玉笑道:“半个苏州人吧,我娘是苏州人,我出生也在苏州。”

许三娘生出一种见老乡的亲切感。

“真是好巧,我与我相公都是苏州人。”

还没介绍何玉和,赵长福趁机介绍道:“许姨,这是何玉,是我们的表姐。”

赵家旁边又要修一座院子的消息早就传遍全村子了,说是在这一趟出去寻亲,找到了赵老爷子的表亲一家,正要搬过来一起住呢。

“诶!我知道的!”

知道是同乡以后,许三姨越看何玉越喜欢。

“玉姑娘今年多大了?”

何玉:“今年刚好十二。”

许三姨笑得温温柔柔,止不住夸赞,“好姑娘,好姑娘。”

何玉不好意思的笑笑,喝了口绿豆汤,真是令人怀念的味道。

鹿鸣瞧着许三姨漏出半截的帕子,又想到许三姨是苏州人,猜到奶奶想让许三姨帮什么忙了。

许三姨之前估摸是个绣娘,苏绣在这个朝代也是非常出名的。

许三娘不显山不漏水,平时只是闷头干活,一双手确实保养得极好。

漏出来的帕子鹿鸣转了个方向看,还是个双面绣!

有这个本事,许三姨何苦在这里带着两个孩子做农活挣银子呢?

鹿鸣想不明白,瞧了瞧许三姨的脸,脸上灰扑扑的,只看得出脸型非常的好,一双眼睛又圆带着又亮,微微佝偻着背,并没有其他出彩的地方。

许三姨藏得好深呀!

喝过绿豆汤,赵家的孩子们带着许四一起去找许三。

在许家的地里找了,也在赵家的地里找了一圈,都没看到许三。

“许三哥去哪儿了?”

这个时候,许

三应该在地里干活呀。

“会不会去山里了?”

山里打点野味开开荤也是正常事情。

赵长安这样说着,其他人也觉得合理。

“去山里看看吧。”

他们经常叫上许三一起去山里的小溪,那条小溪在赵老太之前房子旁边,山边边上,平时都没人去,那里的溪水浅,鱼也多,非常好捉。

要去小溪,有一条专门的小路,必须从赵家后院过。

孩子们又往家那边走,正好许三姨给了一大盆绿豆汤搁在篮子里,顺路回家放下。

李秀秀正好在灶房,赵长安搁下篮子就跑,“许三姨给的绿豆汤,冰一下更好喝!”

李秀秀还没反应过来了,一转头人就跑没影了。

沿着上山的小路,小路明显有人打理过,路边支出来的树枝都被砍掉,长到路上的小草也被割掉。

夏季经常下暴雨,一下雨泥土就打滑,路面打滑的部分还被铺上了一层碎石子,这下就不怕摔了。

“许三哥好细心啊!”

赵长安边走边感叹,这条路走起来更顺畅了。

不过一个月没回来,山里的植物更茂盛了,之前小路上还有树枝缝隙里撒出来的阳光。现在树叶茂密,遮天蔽日,全是阴凉处。

好在风还能吹到,耳边都是蝉鸣,扰得人耳边不得清净,汗水打湿了鬓发,一阵风吹过,一缕一缕的头发在脸上乱摆。

现在半山腰的一个平台上往下看,正好看得到后山的那一片地。

绿油油的一片水稻,

正好顶端的麦穗青黄不接,一层一层的梯田看着格外舒服。

“水稻快熟啦。”

在平台上缓口气,赵亦归擦了把汗,“今年是个丰收年。”

地里的水稻长势极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的一片地种水稻,够自己一年的吃食,交了税以后有多还能拿去卖。

去年很多地方经历了大水,稻谷产量不高,去卖粮,价格能高些。

赵家今年也种了稻谷,种子还是由鹿鸣提供的,产量惊人,品种优势,每一株上面都挂满了沉甸甸的麦穗,和隔壁其他家的水稻田行程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鹿鸣担心太明显,在整个梨花村的水井还有打水去浇水的小溪里都融入了灵泉水。

偶尔还会直接趁着下雨直接混入灵泉水浇水。

这就导致整个梨花村的作物长势都极好,虽然和赵家的作物有差距,但是比起之前和其他村的,已经形成了质得飞跃。

这样一来赵家就不是特别明显了,本来他俩的地就很肥沃,他家的菜不管种什么都好。

在加上许三也是打理菜地的一把好手,许家的地是最贫瘠的,硬生生被他打理得比其他家肥沃的地里种的菜品质还好。

一来二去,村里其他家只是酸言酸语几句,赵家真是什么好处都占了,遇上了贵人不说,就连种地都这么好,怎么什么都赶上他家了。

不过这些言论是不敢当着赵家的人面说的,还指望他们在县令大人还有秦三小姐面

前说好话呢。

再说了,人家也没有光顾着自己,村里有谁家需要帮忙,赵家是最积极的。

还有带领村里人躲避山洪、给村里建房子哪一件不是赵家出的力。

“到了到了。”

“已经能听到水流声了。”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085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