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二百九十章 双面绣

第二百九十章 双面绣


何玉心满意足,“太好了,这样我想种什么花都成。”

“花太难买了。”

“我正想试一试芍药花,我这就去种!”

何玉亲了一口鹿鸣,欢欢喜喜的种花去了。

赵亦茶笑道:“玉姐姐真容易满足。”

鹿鸣遗憾,“可惜没有找到化妆品,可能是我太小了,木屋里都没有化妆台。”

“不然还能给玉姐姐看一看后世的化妆品。”

赵亦茶也来了兴趣,“是什么样子的?”

鹿鸣了解得不多,上辈子在上学的时候也不允许化妆,只能凭借着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给赵亦茶说。

“我晚上再找找看,万一有呢。”

鹿鸣说着,意识进去空间里看了一眼,木屋前的草地上有一个反光的东西。

“什么东西?晃眼睛。”

鹿鸣仔细一看。是一个金色的小盆。

“差点把你忘了!”

这是在山上的时候抽出来的,鹿鸣太着急了,没去接,盆直接掉在地上了。

瞧着鹿鸣拿出来一个小金盆,赵亦茶疑惑道:“这是什么?”

“聚宝盆!”

“我去给二伯!”

赵老二要走经商这条路,给他最合适。

“二伯!二伯!”

听到鹿鸣在喊自己,正在劈柴火的赵老二连忙放下斧头。

“诶!鹿宝!”

金盆刚好又成年人双手大,造型精致,也不重,鹿鸣抱着盆也不费劲。

瞧见鹿鸣朝自己跑来,赵老二蹲下身子,伸手抱住鹿鸣。

“二伯,这个给你。”

赵老二单手抱住鹿鸣,一手接过

金盆。

“谢谢鹿鸣,这个是什么呀?”

“聚宝盆!”

赵老二挑了挑眉,“聚财的?”

鹿鸣点点头,听名字应该就是。

“放在家里就行了,也不需要供奉什么的。”

赵老二笑道:“家里还剩了一块好木,我给它打个箱子好好放着。”

鹿鸣嘿嘿一笑,晃晃脚示意自己要下去。

“二伯先忙,我和茶姐姐去玩啦。”

赵老二揉揉鹿鸣的脑袋,“去吧。”

赵亦茶好奇道:“聚宝盆是才抽到的吗?”

之前没有听妹妹说过。

鹿鸣应是,“在山上的时候抽的,本来想抽医疗箱的。”

赵亦茶笑道:“有灵泉水,应该用不着医疗箱了。”

孩子们抓了知了,晚上就多加了一道菜,炸知了。

鹿鸣做了很久了心理建设,还是没敢下筷子。

吃虫虫耶!好可怕!

赵亦茶鼓起勇气夹起一个,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也没张嘴,最终还是放弃了。

“下次在挑战吧。”

在家修整了一天,每个人都忙碌起来了。

县上的铺子好久没去看了,大人们去了县上,家里就剩下老的和小的。

赵老爷子和何老爷子给孩子们上课。

年纪还小的几个就跟着赵老太。

见孩子们无聊,赵老太就用鸡毛做了几个鸡毛毽子。

三个男娃们抢着去踢毽子,鹿鸣不爱动,出了汗身上不舒服,就靠着赵老太听她讲往事。

“赵姨。”

院门口没关,许三娘挎着篮子敲了敲门。

“哎哟,你来了,快进来坐。”



三娘有些羞涩,这还是她在梨花村头一次去别人家走动。

鹿鸣乖巧的去搬小竹凳,“许姨,坐。”

许三娘最是喜欢鹿鸣,乖巧可爱的。

“鹿鸣也坐。”

鹿鸣甜甜一笑,坐在许三娘身边。

旁边做了个可爱的小姑娘,许三娘突然没那么紧张了。

“赵姨,这里都是我家茶树上的茶叶。”

“我还做了些茶叶蛋。”

赵老太笑呵呵的收下,人情往来嘛,都是你来我往的,今天你给我家送点东西,明天的给你家送点,关系不久亲近了。

“今年的茶叶收成这么好。”

赵老太看了眼篮子,茶叶用油纸包得规规整整的,有三大包呢。

许家就三颗茶树,居然能产这么多。

许三娘笑笑,“今年雨水充足,茶叶产的多。”

茶叶旁边有一个用布包着的竹编篮子,里面装着十几个茶叶蛋。

许家本来就不富裕,拿出这些东西来不容易。

赵老太笑眯眯的收下,把篮子里的茶叶和茶叶蛋放进厨房。

灶台上还放着李秀秀蒸的包子,赵老太捡了几个装好,又取了一节香肠放进去,就当回礼了。

许三娘连连摆手,本来就欠人家的,怎么还好收人家东西。

“好不容易来一次,总不能让你空收回去,拿着吧。”

许三娘脸皮薄,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脸通红。

赵老太直接说事,“大侄女,有个事儿想请你帮忙。”

昨天赵长福来说赵老太有事要帮忙,许三娘惦记了一整天,

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就怕耽误赵家的事儿。

“您说,只要我能做的,我一定做。”

赵老太呵呵笑道:“大侄女,你也知道我家的小闺女在议亲了。”

“我想请你帮忙绣些喜帕、喜被。”

许三娘会刺绣的事情没告诉任何人,卖绣品都是偷偷在卖。

这回赵老太开头,许三娘也不在乎赵老太是怎么知道的,只是拿出自己的帕子给赵老太。

“您先看看我绣的。”

赵老太接过手帕,一面是一树梨花,还有飘在空中的梨花瓣。

翻过来另一面,是满树梨子,正是梨子成熟时,地上还有些落在地上的梨子。

“好精致的刺绣!”

赵老太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精致漂亮的刺绣,自家三儿媳的刺绣手段已经了得,顶得上县上卖的成衣刺绣,但是比起许三娘的双面绣还是差得远了。

许三娘这才笑道:“我还担心我绣技不够,入不了您的眼。”

赵老太惊叹。

“怎么会,实在是太漂亮了!”

许三娘之前在绣房,也修过不少喜被、喜帕,甚至还有喜服呢。

“苗苗会刺绣吗?喜服要不要我帮忙?”

喜服基本都是新娘子自己绣,当然,要是有手工不好不会刺绣的新娘子,请人回来绣,自己绣上几针就当自己绣的了。

赵老太眉开眼笑,“那当然好了!”

“我家三媳妇平日里忙,总不好再让她指导着苗苗来,太累了。”

“你要是愿意教她就再好不过了。”

“咱们

就按市场的工钱来算。”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084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