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零花钱

第三百五十七章 零花钱


莫关应该是折腾了一晚,早上把他们押送走的时候,很重的黑眼圈,手都被磨红了,看来是想逃跑,但是没办法弄开捆在身上的绳子。

护卫捆他很紧,都嘞进肉了,还下了药,更挣脱不开了。

许百灵看起来也不太好,像是一夜没睡,强打着精神。

被压上马车之前,许百灵把许三叫了过来。

“把我头发后的坠子扯下来。”

许百灵头上就这么一个装饰,一块很大的玉环。

许三沉默着轻轻扯了一下,很容易扯了下来。

拿在手里很轻,确实是很大的一块玉,看不出什么材质,并不通透,里面黑乎乎的一圈杂质。

玉有许三巴掌大了,中间一个很小的洞眼,下面挂着小铃铛,许三轻轻晃了晃,并不能响。

“砸地上。”

许三疑惑的抬头。

许百灵不耐烦了,“让你砸你就砸,磨磨唧唧的做什么。”

玉很脆的样子,怕是一砸就要碎,许三还犹豫着,许百灵催促道:“快点!”

许三举起玉环,“你说的哦,那我砸了。”

许百灵翻了个白眼,“和你娘一样,磨磨唧唧的。”

许三没犹豫,把玉环往地上一砸。

玉环是空心的,摔得很碎,漏出了里面长条形的青布,裹着什么东西。

“行了,里面的东西给你,重新修个院子吧。”

“算是我的补偿,也算我这个做姨娘的给你的见面礼。”

说罢往马车里一滚,自己到了帘子里面。

“走吧,该去衙门了。”

马车走远,许三才蹲下身子捡起青布条,展开,里面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赵长安凑过来看,“一百两!她这么有钱?!”

许三不知道该不该收,把银票拿到许三娘面前,“娘,怎么处理?”

许三娘只撇了一眼,“收着吧。”

许三哦了一声,既然要收下,就把银票递给许三娘。

许三娘转身就走,“既然是给你的,你自己收好。”

许三有些懵,这是什么意思?让自己保管吗?

许三娘回头看着孩子傻乎乎的样子,添上一句,“你自己留着花,想买什么就用,娘不过问。”

“就当是你姨娘给你的零花钱吧。”

许三还拿着银子纠结,突然感受到袖子被扯了扯,低头一看,原来是弟弟们。

许四和赵博耀轻轻晃悠着许三的袖子。

“哥,可不可以请我们吃糖葫芦啊?”

“我想要小糖人。”

“我也是。”

“我也想要。”

许四还指了指旁边揉着眼睛打哈欠的赵南舟,“他也要。”

赵南舟刚才洗漱完出来,还不知道发生了啥。

“要什么?”

许四赶紧像他招招手,“我哥发财了,正让他请客呢。”

赵南舟立马走过去也扯着许三的袖子,期待的看着许三,“真的吗许三哥?”

许三哪儿还说得出假的不可以这种话,只得无奈的点点头。

“好好好,给你们买。”

得了许三的许诺,孩子们都欢呼的喊了几声,正好何玉在灶房门口喊吃饭,孩子们又一窝

蜂的跑向灶房。

许三拽住兴奋的许四,蹲下身子跟他平视。

“这是姨娘给我们的见面礼,咱们一人一半。”

“你还小,我先给你存着。”

“等你十四岁以后,我在把五十两给你。”

许四傻乎乎的笑着,“哥,你收着呗。”想了想,又补上一句,“要用银子的地方很多的。”

“拿来家用吧,这样大人们不用那么辛苦啦。”

“我也有银子养你们啦。”

“家里伯母们都在挣银子了,咱们可不能总是白吃白住一分钱也不出。”

“五十两够咱们一大家子用好久啦。”

“你把五十两给奶奶吧。”

许三揉揉弟弟的头,笑道:“那不行,奶奶指定得骂我。”

“你还小,好好吃饭长大就好了,养家的事儿还不用你操心。”

“银子我给你留着,行了,玩儿去吧。”

吃过早饭,又是一家人分开忙碌的一天,决定好了下个月一号就出发,时间紧,家里又不留人,还得购置些东西。

赵老太带着赵苗苗和许三娘还要在县上采买。

因着下着小雨,天气又冷,孩子们就没跟着去。

之前说让许三请客买的东西,孩子们就给赵苗苗和许三娘说,让她们帮忙买回来。

“六串糖葫芦,六个小糖人。”

“好嘞,我记下了。”

赵老太拿了伞过来,正好听到赵苗苗说记下了。

“小馋猫们想吃糖葫芦和糖人啦。”

“这个月的零花钱用完没有?”

孩子们都围着这儿,给赵老

太让了路,好让她上马车。

“嘿嘿。”

“奶奶,还没用完呢。”

“这次是许三哥请客哦。”

赵老太笑呵呵的打开钱袋子,从里面拿出来些铜钱。

“这次是你们许三哥请客,下次奶奶请。”

“糖葫芦是五文钱,糖人大的是六文钱。”

“奶奶都请你们吃,给你们一人十二文。”

孩子们都高兴的排着队领铜钱,赵老太还多给了吴漾几文钱,说是上次请吃糖人的时候吴漾不在,给他补上。

发完了孩子们,赵老太又数了两份给一旁的赵苗苗和许三娘。

“你们俩也吃。”

赵苗苗收了铜板,乐呵呵的收进了小钱袋子里,挽着赵老太的胳膊撒娇,“娘最好了。”

许三娘已经习惯了赵老太给零花钱,笑着收下,“谢谢娘。”

赵家的银子自从开了店以后,都没有像之前的那样统一由赵老太收起来,在分配。

反正几个铺子挣来的银子,按照之前的商量好的分好了,每个季度都有分红。

各家商量了拿出一部分孝顺爹娘,赵老太和赵老爷子也不多拿,不管孩子们孝顺多少,只拿十两银子。

剩下的每家每月各出十两给赵老太,用作家用。

除去这两部分,都是各家的私房银子。

赵家几个铺子盈利很高,赵苗苗的小金库都够县上的大院子了。

孩子们得几份零花钱,每个月初五,能得六份。

爷爷奶奶那儿领一份,三个伯母各给一份,陈伯伯在给一份,绵绵

姑姑也给一份。

赵苗苗和许三娘给的是礼物,织的小手套,绣的帕子或者一个小坎肩。

不是完整的一套衣裳,更多的是配饰。

年龄不一样,得到的零花钱也不一样,几家都是商量了的,不会给的太多,孩子们买些喜欢的小玩意是够用了。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07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