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穿成农门娇娇女,随机开挂旺全家 >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门庭若市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门庭若市


给鹿鸣和赵亦茶带来的小绒花和她自己头上的一样,只是小一号。

“好啦!”

“真漂亮!”

给两个妹妹簪上绒花,朱玉莲满意的拍拍手。

“鹿鸣头发也长长啦。”

鹿鸣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小绒花,正好卡在小揪揪上。

好久没有扎这样简单的小揪揪的,还挺还怀念的。

洗漱完了出门,前面的院子坐了不少人。

看着这般热闹,鹿鸣就没凑过去了,从后门进了灶房。

桌上倒扣着一个小竹框子,掀开看,里面放着三碗热气疼疼的蔬菜粥,还有一盘切好拌好香油的酸萝卜。

灶上盖着盖子,朱语莲没客气,直接打开来,里面还蒸着四五个大包子。

拿了旁边的干净盘子和筷子把包子夹到盘子里端上桌。

“这是赵二婶给咱们留的。”

朱语莲来得早,早饭都没来得及吃,正好和鹿鸣他们一起。

包子还有些烫嘴,朱语莲吹了吹才往嘴里放。

一口下去,馅大皮薄,还有些浓郁的汁水,满嘴油香。

明明是很普通的大葱猪肉馅的包子,可赵二婶做的就格外好吃!

只是清粥酸菜和包子,对于赵家还说还算是一顿简陋的早餐了,看来院子里那些人很早就来了,二婶都没来得及做其他的。

灶房对着院子的门虚掩着,看不见外面的人,却能听到说话声。

朱语莲笑道:“我爹娘也来了。”

那是自己干爹干娘,“那我要去问好!”

朱语莲喝下碗里最后一口粥,“

不用,外面人可多了。”

“还有些我不认识的,瞧着也不是你们村里的,想来结交。”

“我娘说把你们叫起来吃过早饭就出去玩儿去吧,反正他们要留下来吃午饭的。”

“哦!”赵亦茶了然,“难怪哥哥们一大早的跑去跟大黑比赛跑。”

“这是寻了机会要出门啊。”

鹿鸣在虚掩的门缝偷偷往外看,院子都快坐满了人了,自己的大人们都在外面说话。

看面孔,自己竟然只认识一半。

村里来的大多是婶子、婆子。

其他的生面孔来的倒是瞧着几乎都是年轻的郎君和夫人,看穿着应当是是行商的,还有几位是穿的长衫,做的读书人打扮。

尤其是自己外婆周围,围的都是年轻的夫人们,一个个笑颜如花,在仔细听,说的都是奉承话。

再看老爷子们周围,自己外公坐在中间,身前几个年轻郎君眼睛亮得都要发光了,惊喜的神情像是平白种了大奖,脸都激动红了。

场面热闹得过头,瞧着门口,还有人提着礼物笑脸盈盈的进来。

“怎么样?这些认识吗?”

鹿鸣点了点头,随即又摇头。

新进来的一位夫人打扮得很是华贵,身后跟着一溜仆从抬着整整五箱的礼物。

“这谁?”

这关系攀得也太简单粗暴了。

朱语莲眯眼瞧了瞧,“柳夫人,柳街一半的店铺都是她的。”

鹿鸣吸了一口气,那应当是极有钱的。

“那她来做什么?”

朱语莲笑着捏了捏

鹿鸣的脸蛋,“你家现在可是个香馍馍。”

“在你们没回来的时候,镇上传出你们的消息后,我家和陶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行商的消息灵通,我们两家与你家交好,都想拐着弯的来结交。”

鹿鸣抿抿嘴,只觉得震惊。

那柳夫人很敏锐,察觉到鹿鸣的目光,径直看了过来。

对上视线,鹿鸣有被惊了一下,柳夫人一身富贵华服,金钗摇曳晃得鹿鸣眯了眯眼,泛着光竟是比天上的太阳还耀眼,姿容艳丽,有一股子冷傲在眉眼中,当真是端得起这花团锦簇的穿着。

看清是个小姑娘,柳夫人极淡的笑了笑。

鹿鸣急忙退后几步,她可不想被人发现后不得不去院子里走一遭,连忙拉着两个姐姐从后门跑了。

从后门处院子,正巧遇到了回来的那群小子们。

“太快了!跑不过根本跑不过。”

“不知道骑马比怎么样?”

“能训练成猎犬吧?这样秋猎的时候肯定是头筹。”

听他们这样说,不用问也知道谁赢了。

小黑和大黑一左一右的走在少年们的两侧,像是在守护。

吴慕和赵博耀一直在摸大黑顺滑发亮的毛发。

“要洗一洗吧?”

“现在天冷,不好去河里洗,不然就得烧水,用温水洗。”

“这么大的狗狗,洗起来很麻烦的。”

吴慕凑到大黑跟前,比划一下,比自己还高!

大黑被挡了路,停住了不动,任由小孩们在自己身上拍拍。

“妹妹

们起来了。”

看到鹿鸣她们,小子们都笑了。

赵亦茶回身把后门关上。

“院子里都是人,还是别回去了。”

赵长安啧了一声,“这些人还没走啊。”

“在路上看到好多马车来,别说比赛跑了,都堵上了。”

“村里就这么点地方,哪儿有空位停这么多马车,全堵路上了。”

“我们还是绕路去了到木棉村的大路。”

昨天听赵老太说明日肯定会有很多人上门,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本来以为顶多是村里人都来了。

没想多镇上来了这么多人。

“咱家认识这么多镇上的人吗?”

陶梓是个外向开朗的性子,这一会儿已经跟杨家的小子们混熟了,正跟杨六郎勾肩搭背的走,刚还讨论着要不要骑马在比赛一场。

“我瞧着都挺眼熟的,基本都是县上的富商。”

“赵二伯应该认识的。”

赵老二要经商,短短一年,虽然家里只有两间铺子,但是已经是镇上有名气的商人了。

结交的人也很广泛,来的这些人都是打着认识赵老二的名号来的。

“咱们上山去吧,现在山上的野果多。”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直支持。

尤其是杨家小子们和吴慕。

在京城还没有这种经历呢。

杨家小子们上山要么是去历练要么是陪同长辈去寺庙,吴慕更不必说,都是游玩的。

这种上未开发的山,来石板路都没的山更是头一次。

昨晚听赵长福他们讲起山上的野果,吴慕已经

馋了,进贡、御赐的水果她吃得多,这种山间采摘的野果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走呀!”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203/1111065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